集团新闻 | 中国书画院上海院“文学名著-时空对画”戴敦邦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9月22日下午,题为“文学名著时空对话”的戴敦邦学术研讨会在中国闵行秀文路中国书画院上海院一号院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书画院上海院主办,中国书画院上海院是经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批准成立,由中闵集团投资筹建,是专为书画艺术家、收藏家和爱好者进行创作、交流的工作空间,是书画艺术家、收藏家、爱好者和上海院会员共同交流的理想之地。

会议由中国书画院上海院理事会主任、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谢春彦主持,邀请了闵行区宣传部、闵行区莘庄镇各级领导和上海劳动报社文化新闻部主任、《新民周刊》执行编委、知名文学家沈嘉禄以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文学家马尚龙等30多名国内各领域专家,并邀请了cctv书画频道、《东方早报》、《劳动报》、《新民晚报》等各大媒体。此次学术研讨会以戴敦邦为古典名著所作的图解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戴敦邦作品对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戴敦邦先生作品对于文化遗产传承的深刻意义,分析并讨论其作品中能够被当代画家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161024-1

(图为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中国书画院上海院院长宋志峰致辞并宣布研讨会正式开始,主持人谢春彦表示,此次研讨会不应用“大师”的帽子扣在戴敦邦头上,应遵从戴敦邦自己的意愿,以民间艺人的视角去看他。实际上民间有太多优秀的东西,生活的气息赋予了这些艺术新鲜的血液,这一点在戴敦邦的创作当中是很明显的。

161024-2

(图为宋志峰发言)

161024-3

(图为戴敦邦发言)

沈嘉禄作为第一个发言的嘉宾,对戴敦邦“民间艺人”这一词表示赞同,他认为戴敦邦一辈子就在做绘画这一件事, 他一直生活在市井之中,作品贴近现实且有血有肉,富有生活气息,具有客观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的意义在人间”。

161024-4

(图为沈嘉禄发言)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著名油画大师夏葆元在研讨会上把戴敦邦同任伯年的经历进行了对比,发觉两人出奇相似,在艺术风格上也是各有千秋,戴敦邦甚至更胜一筹。他在会议上自嘲道这种说法是大逆不道,但是戴敦邦确实担得起“当代任伯年”这个称号。诸烨先生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学术研讨重在“研讨”二字,不能有了权威让任何人都不敢动,应正视权威的不足之处,这样才有艺术的进步。

161024-5

(图为夏葆元发言)

刘群从“善”这个特殊视角,在研讨会上对戴敦邦进行评论。豫园书画善会是以书画义卖求助、慈善济世为主的书画组织,也是戴敦邦参加的为数不多的组织之一,他带头做善事,一年为基金会义捐了五幅大型画作。在临近尾声之际,谢春彦更是拿出了参加研讨会时即兴写的一幅字,对戴敦邦表示了推崇。各位专家学者在此次研讨过程中,通过彼此间的言论交流而产生了思想火花的碰撞,也为未来画坛的发展模式构建了更多可能。会议最后,戴敦邦先生作了总结性发言,自谦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传统书画未来发展的高度寄望。

161024-6

(图为刘群发言)

161024-7

图为谢春彦在研讨会上展示为戴敦邦即兴创作的作品)

研讨会在22日下午5点圆满结束。讨论过程中,学术氛围浓烈,专家学者从昆曲、文学、人文、雕塑等等各种角度看待戴敦邦学术成果并担任评议人,会议深入探讨戴敦邦学术成就,获取了翔实准确的文献资料,梳理了上海当代人物画脉络,并为以后发展定下了清晰的目标。通过引导各界人士对戴敦邦的艺术作品进行更深入认识这一途径,在海派画家范围内建立起了以戴敦邦为中心的纽带性关系,有利于帮助提高海派书画艺术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同时此次会议的研讨成果也将有力促进中国书画艺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61024-8

(来参加研讨会的中国书画院上海院成员集体合影)